我校牽頭的國家重點研發計劃戰略性國際科技創新合作重點專項啟動
2017-11
文章來自:admin 閱讀次數:1030
近日,太阳集团1088vip、再生醫學教育部重點實驗室蔡冬青教授承擔的國家重點研發計劃戰略性國際科技創新合作重點專項“生物醫藥用模式爪蛙關鍵技術及其在心肌無疤痕再生機理的研究”項目啟動會在我校召開。
會議邀請了國内生物醫藥領域的8位學者專家參加。他們對本項目的實施與進展進行廣泛的交流與讨論,建議針對目标,建立起标準化的爪蛙模型規範與技術,加快平台核心技術及品系的産業化,加強項目組的國際交流與合作,落實各方協同管理及組織架構,推動項目順利進展。
廣東省科技廳科技交流合作處副處長董茗介紹了項目的發展曆程,表示再生醫學教育部重點實驗室是第一個依托粵港兩地高校建設的重點實驗室并先後獲得科技部、教育部和廣東省科技廳的大力支持,經十年的建設,已經成為集國家級、省部為一體的實體科研合作國際平台,為成功申報國家重點研發計劃戰略性國際科技創新重點專項打下了堅實的基礎。他希望我校廣大科技工作者以此為契機,開拓合作渠道、構建資助體系、提升合作層次,大力推進實質性國際科技合作,促進自主創新能力和我校國際科技競争能力的大幅度提升。
科學技術研究處處長歐仕益緻辭。科學技術研究處副處長湯敏慧介紹了學校對該項目的管理機制,表示學校将加強中後期監督與管理,嚴格遵守國家重點研發計劃的有關規定,同時希望通過此次論證會進一步提升我校國家重大項目實施的管理水平,為項目順利進行提供優質管理服務和制度保障。
在課題實施方案論證階段,項目負責人蔡冬青教授總體介紹了項目的背景、研究内容、目标、完成計劃及關鍵技術與平台建設規劃等情況。項目合作方負責人香港中文大學趙晖教授、德國波恩大學黃銳進教授也分别彙報了目前研究狀況、研究進展及下一步的研究計劃。
蔡冬青教授領銜“生物醫藥用模式爪蛙關鍵技術及其在心肌無疤痕再生機理的研究”項目是我校首次作為牽頭單位組織的國家重點研發計劃戰略性國際科技創新合作重點專項,是我校在建設高水平大學和“雙一流”建設中取得的又一重要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