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21-04-30 文章來自: 閱讀次數: 74
為深入學習和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在黨史學習教育動員大會上的重要講話精神,太阳集团app首页生态學系本科生黨支部黨員及積極分子于2021年4月17日在支部書記郭佳的帶領下前往廣州農民運動講習所舊址開展“追尋紅色革命足迹,傳承百年紅色基因”愛國主義主題教育活動。
廣州農民運動講習所舊址位于廣州市越秀區中山四路,舊址原為番禺學宮,明清時期在此培養儒生祭祀孔子。1926年毛澤東同志在此主辦第六屆農民運動講習所。來自全國20個省區的327名學員,在此學習農民運動的理論與方法,畢業後奔赴全國各地從事農民運動,将熊熊的革命烈火燃遍中華大地。
穿過“毛澤東同志主辦農民運動講習所舊址”的花崗岩牌坊後,同學們便在紅磚黃瓦的簇擁下踏上追尋先烈腳印的學習之旅。
在農講所志願者講解員的帶領下,支部成員參觀了農講所的辦公室和值星室,番禺學宮原孔廟大成門用木闆一圍,便成了教員們的辦公室,他們在這裡批改試卷、處理所務。穿過大成門,便是農講所當年的圖書室,其後側的長廊被改造為農講所曆史遺物展館,在講解員的帶領下,支部成員一步步地踏入農講所的曆史,望着毛主席給學員講課的壁畫,看着學員們留下的衣物和器具,讀着曆代學員所取得的革命成果,仿佛也置身于那個風雨飄搖的時代,和勤勉努力的先輩一同汲取知識,堅定覺悟。
(圖為原辦公室)
穿過殿側的小徑,近百年的龍眼樹旁,便是當年的學生宿舍,隻有整齊排列的一張張雙層木床,當年學習條件之艱苦,學員奮鬥之艱辛,無不令人動容。之前展館中的一位位學員前輩突然鮮活了起來,回憶錄中的文字生動地展現出學員們的生活場景,對作為後輩的支部成員來說,這一景一物既是曆史,也不隻是曆史。從這座農講所中畢業的學員們,前赴後繼、義無反顧地跳入了曆史的洪流,為中華民族存亡,中華民族的複興,濺起一朵朵水花,而新生代的共産黨人,也将亦步亦趨地跟随前輩的腳步,化作中華民族偉大複興之路的塊塊磚石。
(圖為支部成員參觀圖片展)
經過此次學習,支部成員皆受益良多,既加深了對黨史的理解,也更為具體清晰地認識到革命先烈的奮鬥曆程。時光流轉,農講所的曆史點滴,鼓勵着我們追尋農講所革命先輩足迹,繼承革命精神,不忘初心、堅定理想信念,敢于承擔時代使命,勇做時代弄潮兒。
文:2019級方宇涵、于劍豐
圖:2019級喬義傑